摘要
科学家和未来学家经常鼓励人类向银河系扩张,以降低人类生存风险,建立新的文明,并为荒凉的星球带来生命。一个相对现实的提议是对火星进行地球化改造,使红色星球逐渐适宜生命居住,直到可以将植物和动物送到那里生活。更具推测性的是,一些人提倡"定向泛种论"——将基因和微生物的生命种子散布到太空中,希望其中一些能落在其他行星上并繁衍。最后,一些未来学家设想了计算机代理人互动的虚拟世界;这些世界有时会包括野生动物。
在许多这些场景中,新的生物或虚拟动物生命将被创造出来。不幸的是,由于生活在达尔文式的生态系统中,其中捕食、疾病和过早死亡普遍存在,这些动物中的许多将遭受巨大的痛苦。神学家们问为什么一个善良的上帝会在自然界中创造如此多的残酷。未来的人类同样应该思考,创造包含大量痛苦的新生态系统是否在道德上可以接受,或者如果他们开始太空殖民,是否应该暂停并寻求更富同情心的替代方案。
关键词:野生动物、环境伦理学、地球化改造、定向泛种论、虚拟世界
注:本文的材料来自一篇我从未完成的会议论文草稿。因此,解释的流程有些不连贯。
另请参阅:Michael Dello-Iacovo的"关于地球化改造、野生动物痛苦和遥远的未来"
泛生命伦理学
Mautner(2009)提出了"生命伦理学",它本质上重视基于细胞DNA的生命的独特和复杂特性,包括其使用"自我复制的基因/蛋白质循环"。在这种观点中,任何形式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尽管Mautner(2009)说我们可能更偏爱快乐的有意识生命,即使只是因为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这可以激励创造更多的总体生命。
Mautner(2009)更进一步提出了"泛生命伦理学",其目标是将生命传播到银河系,目的是最大化存在的生命数量。特别是,他提议优化未来生命质量的时间积分,以千克-年为单位测量。他补充说,"未来生命的质量也很重要,特别是,我们可能希望最大化有意识的生命。"
Mautner(2009)建议,当我们问"生命的目的是什么?"时,我们看到生物似乎通过努力生存和繁衍来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是缺乏有意识目标的生物也以隐含的方式集体优化这个目标。Mautner(2009)认为这可以激发泛生命伦理学。我认为他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模棱两可,因为"生命的目的"可以指我们看到生命集体试图完成的事情,也可以指我们作为个体可能希望通过我们的深思熟虑的行动来实现的目标。这两者可能非常不同,而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后一个问题。
地球化改造
地球化改造是改变一个星球的大气、化学成分和环境条件的过程,目的是使其适合生命居住——首先是极端微生物,然后可能是植物,最终可能是动物。
Fogg(2011)解释说,地球化改造曾经是"一个推测性的思想实验",但"正在慢慢获得可信度"。他认为,将火星完全地球化到可以容纳动物生命的程度"可能仍然是遥远的,尽管并非不可能"的壮举。然而,地球化改造的基本阶段也会带来优势。例如,为火星引入更密集的大气层将有助于宇宙射线屏蔽、飞行,并减少对压力服的需求(Fogg 2011)。
在一个星球上发展自给自足的殖民地将避免从母星运输材料的极其昂贵的负担(Fogg 2011)。
定向泛种论
Crick和Orgel(1973)提出定向泛种论作为地球生命起源的假说,尽管作者指出,证明泛种论是可能的"并不能让我们估计"它实际发生的概率。作者认识到反对意见认为泛种论只是将生命起源的问题推后一步而没有解决它,但他们认为外星起源可能仍然具有解释价值,例如如果另一个行星上的条件比原始地球的条件更有利于生命的出现。
Crick和Orgel(1973)指出,像我们太阳这样的恒星大约在110亿年前就开始形成,但由于地球直到大约45亿年前才形成,这留下了65亿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生命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现,然后传播到其他行星,包括地球。作者提出,定向泛种论可能是通过编制不同微生物的样本来进行的,如蓝藻,它们具有不同的生存要求,以帮助确保至少有一些能够在适宜居住的目标行星上茁壮成长。而且因为银河系的半径只有10万光年,所以一艘火箭船只需以光速的0.1%的速度行驶,就能在1亿年内到达目的地,假设发送文明位于我们银河系的其他地方。虽然可以发送不仅仅是细菌级别的生命,甚至可以发送"老鼠或人类",但这需要更复杂的维生机制,而且不清楚更复杂的生命是否能通过将其冷冻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来维持,而对细菌来说这似乎是可行的。
Crick和Orgel(1973)认为,虽然不清楚是什么会激励外星文明传播生命,但我们可以想象几种可能性。例如,如果外星人像我们自己的文明一样,他们可能会被"传教热情"所驱使,目标是"通过定向泛种论,绝大多数适合居住的行星都可以获得生命"。作者确实注意到泛种论在伦理上可能存在问题,但他们主要是在目标行星已经有自己的生命的情况下才这么认为。他们要求社会"目前不要感染其他行星",因为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生命在其他地方存在的可能性。然而,作者似乎支持这个项目,"如果我们确信我们在银河系中是孤独的"。
Crick和Orgel(1973):
因此,我们可以自由地假设,在银河系中有(并且仍然有)许多地方可以存在生命,但在至少一部分地方,经过几十亿年后,化学系统还没有进化到自我复制和自然选择的程度。如果这样的行星确实存在,它们将为外来微生物提供一个极好的繁殖地。请注意,因为许多(如果不是全部)这样的行星都会有还原性大气,它们对我们所知的地球上的高等生命形式并不是很友好。
我个人认为,一个文明如此先进以至于能够传播生物材料而不同时发送自我复制的航天器的可能性不大。换句话说,我认为最普遍的太空生命形式将是数字化的。
为一个名为"创世计划"的泛种论提案辩护,Claudius Gros 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生命是美丽的。我们应该给它一个繁荣的机会,即使我们永远看不到结果。[...] 创世计划给了人类留下遗产的机会。"
虚拟野生动物
传播生物生命的前景相对具体和清晰。然而,从长远来看,似乎地球起源的大多数主体将是人造的:机器人和其他人工智能(AI)。
许多专家预计,AI将在几个世纪内超越人类智能。即使需要更长时间,AI似乎在原则上是可能的,人类也可能有能力弄清楚。因此,我们应该预期,数字而非生物思维将在未来占主导地位,除非出现不可预见的技术困难或殖民者有极端的生物怀旧偏好。
长期的计算能力可能用于多种目的。一些将用于今天计算机通常应用的计算和数据处理目的。一个先进的文明将需要大量的规划、组织、机器人开发和部署等。除了维护之外,文明可能还会将大量计算用于一些本质上期望的目的。
如果类人思维掌控,一种休闲追求可能是探索各种类型的虚拟世界。也许热爱自然的人类后代会想要探索地球过去的环境是什么样子。他们可能会建立一个包含岩石、树木、草地——以及野生动物的虚拟世界。为了增强真实感,这些动物可能包含逼真的数字大脑,因此它们在被吃掉或忍受恶劣环境条件时会有意识地遭受痛苦。即使不是明确打算描绘自然的虚拟环境也可能在背景中包含野生动物,或者只是客厅里的昆虫——可能被蜘蛛网捕获或撞到热灯上。
虚拟野生动物不必仅仅类似于地球上发现的那些。未来的人们可能会创造出大量外星般或幻想般的生物。我们可以在当今的视频游戏中看到这样一个未来的预兆。先进的非玩家角色可能会在背景中经历痛苦的事件。或者他们甚至可能更直接地遭受虚拟主角的伤害,这些主角在他们的任务中与怪物战斗。虽然这种情况在当今的视频游戏中很常见,但未来世界模拟中的怪物可能在计算上与今天的真实生物野生动物一样复杂,因此也同样有知觉。
娱乐并不是模拟数字野生动物的唯一可能动机。未来的生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可能想要更多地了解他们创造的生物的生理学和涌现行为。大规模模拟可能会对进化动力学有所洞察。也许一些环保主义者甚至会为了自然本身而重视它,并寻求大规模模拟它,即使(或者特别是)没有人类观察者的干预。
视频格式的进一步评论
致谢
感谢Jesper Östman提出这个问题的"邪恶问题"角度。
参考文献
Crick FHC, Orgel LE (1973) "定向泛种论". Icarus 19(3):341-346.
Fogg MJ (2011) "火星地球化改造:概念综述". pp. 2217-2225
Mautner MN (2009) "以生命为中心的伦理学,以及人类在太空中的未来". Bioethics 23(8):433-440.